1.輪胎安裝前,應仔細檢查輪圈有沒有扭曲、變形,內胎能否漏氣,胎圈有沒有折斷,外胎內壁有沒有臟物和釘頭號,以防安裝后在使用中發生問題。
2.有的外胎上沒有均衡標志,它用紅、黃、白、淺藍等色的膠料制成△、口、○、↑等外形、硫化在外胎的側面,它表明此處為外胎的最輕部位。在安裝攪拌車車內胎時,應將氣門嘴正對著這一記號,以保持輪胎在高速運轉時的平衡性。
3.安裝時,先將內胎襯帶牢牢地套在輪圈上,在外胎的內壁和內胎的外壁各自涂上防滑粉,將外胎的一邊套進輪圈,將內胎的氣門嘴對著輪圈的圓孔處,把內胎從輪圈和輪胎的縫隙處塞入,并從輪圈的圓孔內取出氣門嘴,按上氣門帽,再安裝輪胎的另一邊。在撬入最后一段類內胎時,用一根撬棒撬住并固定不動,另一根撬棒分小段插入輪圈與內胎間,將內胎撬入輪圈。必要時可以用腳踩或錘擊的辦法協助操作。
4.用撬棒撬入外胎時,注意撬棒不能插入過深,防止戳破內胎和撬斷胎內的胎圈。
5.將外胎裝入輪圈后,應檢查并調整氣門嘴,使其對準輪胎中心,可在半充氣狀態轉動外胎,使氣門嘴位置獲得調整。
6.外胎輪圈與輪圈壁應均勻接觸,不應偏向一邊,可以在半充氣狀態下將輪胎外周撞擊空中或用手錘重擊的辦法予以調整。
7.充氣不要過急。由于內胎柔軟并可折疊,假如內胎塞入外胎后突然大量的充氣,內胎的皺折可能還將來不及伸展即被壓死,從而形成內胎損壞。因而裝置內胎要分兩步充氣,先充入少量的氣體,稍停,然后放氣,使內胎的折疊局部得到展平,再充氣至標準的氣壓。
8.為了安全起見,在正式充氣前應在輪盤半圓形孔內插入一根粗鋼棒,卡住鎖圈和擋圈,并將擋圈朝向空中,避免鎖圈、擋圈高速彈出。
9.從一定意義上說,氣壓是輪胎的生命。因而務必按技術手冊標準的規范充氣,防止為了減振和降溫而隨意降低充氣壓力。
10.為了順利的向內胎充氣,可將氣門芯擰松,待充足氣后,再快速將氣門芯擰緊。
